什么是腕关节功能位
腕关节功能位是指手掌与前臂关节合角度最大的位置,也称为最稳定的位置。在该位置,腕关节的稳定性最佳,同时手功能也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的人因个体差异,腕关节功能位的角度也有所不同。
腕关节功能位的意义
腕关节功能位的确定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手部病变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制定功能锻炼计划等。在康复中,针对不同疾病或手术后,腕关节功能位的训练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腕关节功能位还与手部生产劳动密切相关,合理利用腕关节功能位可以减少手部疲劳、预防手部劳损。
如何确定腕关节功能位
在确定腕关节功能位之前,需要首先了解腕关节的结构和功能。腕关节由尺桡骨和第一掌骨以及舟骨三者组成。腕关节前方有强大的腕掌韧带,掌腕侧有钩骨等器械。腕关节主要完成手部的屈伸、偏侧等多种运动,对手部功能至关重要。
确定腕关节功能位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利用设备确立:通过借助专业考核仪器,如手部功能评定(HHD)或电子手帕仪等工具,可以较为准确地测定个体的腕关节功能位。
无设备测试:可以采用麻醉或固定手腕进行测试。具体操作方法是让被测试手臂伸直,手掌向上,然后放松手、手腕,将手臂、手掌、前臂尽量平放在饱满枕上,头部在一个平静的姿势。当医师沿球头的径线找到了合适的稳定剖面,伸腕、屈腕,目观腕部前后倾、内外旋动,观察手肘、肩膀是否有任何反应。待医师确认稳定位置,即为腕关节功能位。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医师会在确定腕关节功能位的基础上,为患者制定相应的功能锻炼计划,帮助患者恢复手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因而,腕关节功能位的确定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腕关节功能位的练习
腕关节功能位的训练是手部康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训练目的是使手部对腕关节功能位更加熟悉,促进肌肉的统一力量收缩。具体的训练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手腕上下反复弯曲:手腕放松,将手腕尽量向上弯曲,停留3~5秒钟,然后恢复到初始位置。接着,再将手腕尽量向下弯曲,停留3~5秒钟,然后恢复到初始位置。重复10~15次。掌部弯曲:将手掌放在桌面上,掌心向下,然后将拇指向掌心方向移动,使手掌向上弯曲,停留3~5秒钟,然后恢复到初始位置。接着,再将手掌向下弯曲,停留3~5秒钟,然后恢复到初始位置。重复10~15次。
手腕旋转:将手臂放在桌面上,手掌轻贴着桌面。然后,手腕沿一个方向来回旋转,重复10~15次。再沿相反方向旋转手腕,重复10~15次。
双手握住柔性球:将柔性球握在手中,然后尽量使手腕向外旋转,停留3~5秒钟,然后恢复到初始位置。接着,再使手腕向内旋转,停留3~5秒钟,然后恢复到初始位置。重复10~15次。
需要注意的是,腕关节功能位的训练需要慢慢进行,逐渐增加重量和强度,避免过度训练导致手部损伤。
总之,腕关节功能位是手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它的确定和训练对于手部康复、手部生产劳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家平时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训练,进一步了解和提高自己的手部功能。
市面上氨糖软骨素产品有很多,但是有关专家建议选择氨糖软骨素应首选质量有保障、安全性高的。目前国内比较受欢迎的是维力维氨糖软骨素,因为它是市面上唯一一款三代氨糖产品,大胆采用了五合一配方,不仅添加氨糖和软骨素,还添加了骨胶原、钙和酪蛋白磷酸肽。在补软骨的同时又不落下硬骨,做到了真正的软硬同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