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什么食物能溶解尿酸结晶
当我们期望某些天然的植物或食物能够降尿酸或者溶解尿酸盐结晶时,最后却发现这些“传说”中的食物并没有什么用,那会不会显得自己“不够聪明”呢?正所谓:期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
在回答这个问题并进行分析前,我先告诉大家答案:没有什么食物能直接溶解尿酸盐结晶,但有饮食可以间接让尿酸结晶溶解。
为什么尿酸盐结晶会沉积在关节、软骨或肾脏?什么是痛风?痛风石遗传性或获得性的一组异质性风湿免疫性疾病,是单水单钠尿酸盐结晶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
从定义我们可以知道,这些单水单钠尿酸盐结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尿酸盐结晶,只有尿酸盐结晶聚集沉积在肢体关节内和关节的周围,引起身体的免疫反应,出现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试图“吞噬”,才能导致急性痛风的发生。
也就是说,痛风发病机制中,关键的环节就是高尿酸血症或者是不是会形成尿酸盐沉积,而这些尿酸盐结晶是不是能够诱发急性炎症。
在了解了痛风的机制后,我们再来了解尿酸是怎么形成尿酸盐结晶的?尿酸,弱有机酸,尿酸有若酸性,在人体的血液中,尿酸主要以单钠尿酸盐的形式存在。尿酸在人体内有离子化的单钠尿酸盐和非离子化的游离尿酸两种表现形式,单钠尿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20mg/dl,游离尿酸则低不少,仅为6.5mg/dl。
单钠尿酸盐和游离尿酸是可以随着温度、pH值以及血尿酸浓度发生可逆性的变化。尿酸盐结晶,就是因为这些影响因素,导致尿酸盐饱和量增加,溶于水的单钠尿酸盐转化为不容易溶于水的游离尿酸,从而形成尿酸盐结晶,沉积在身体各个组织,造成损害。
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局部尿酸盐和阳离子的浓度、局部温度、能让尿酸盐保持科融状态的物质、影响晶体成核或成长的各种因子是否平衡等。我们先一起来了解一下:
高尿酸血症的程度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血尿酸的水平直接影响局部尿酸盐的浓度,当尿酸盐在组织液中的浓度饱和时,就会促进局部尿酸盐结晶沉积;当身体处于缺水或者脱水状态,关节内水分减少,引起尿酸盐和结晶促进因子的浓度进行性升高。其他溶质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钠、钙等阳离子的浓度变化,可以改变尿酸盐的析出水平。通常在含有10mg/L尿酸盐的生理盐水中,其他溶质的浓度如果过高,就有可能促进尿酸盐结晶的形成。温度的高低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温度的逐渐降低可以让尿酸和尿酸盐的溶解度下降,在37℃的体温下尿酸盐的饱和度限于420μmol/L,在30℃时降为270μmol/L,这也就是为什么尿酸盐容易结晶沉积在温度较低的外周组织,比如肢体远端的足、手、耳廓等部位。酸碱度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酸性环境可以加速尿酸盐结晶沉积,这是高尿酸血症患者尿液偏酸造成肾脏损害的因素之一。只有易溶的尿酸盐才有利于从尿路排泄,而不易溶的游离尿酸则有可能沉积于肾脏造成损害。其他组织成分影响尿酸盐结晶形成:在软骨基质蛋白多糖存在的情况下,尿酸盐的溶解度高于无蛋白多糖时的溶解度,不溶性胶原和硫酸软骨素的浓度也可让尿酸盐结晶形成,这也解释了退行性骨关节炎、结节性骨关节炎病变部位有尿酸盐结晶沉积且容易患痛风的原因。总而言之,尿酸盐结晶的沉积与以上这些因素有关,但是仅有20%左右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发展为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的发生还是取决于影响晶体成核、生长与脱落的促进因子和抑制因子的平衡、血浆蛋白的作用、吞噬细胞的作用、关节创伤或骨关节炎以及其他诸多因素。
为什么食物做不到直接将尿酸盐结晶溶解?现在我们了解了,尿酸盐结晶是由于尿酸钠分子聚集而成,其晶体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是蓝黄双折光针状晶体。尿酸盐晶体最开始是以液相的形态存在于血液及组织液,后来才能沉积在关节、软骨以及其他组织。
为什么尿酸盐结晶不容易被溶解呢?我们还是要从尿酸盐晶体的化学名说起。尿酸盐晶体的化学名叫做三羟基嘌呤,是一种具有嘌呤环结构的化学物质,其醇式结构溶解在水中主要呈弱酸性,又主要通过尿液排泄,因此将其称之为尿酸。尿酸盐晶体可以溶于甘油、强碱溶液,但水中仅仅属于微溶,同样的在血液中的溶解度也很低,因此,当血液中的尿酸盐浓度升高时,尿酸就会在血液中逐渐饱和,渐渐的析出结晶。
也就是说,尿酸盐结晶在血液和人体其他组织液中,其实是很难溶解的。这也就解释了尿酸盐结晶为什么会对血管、关节、肾脏等部位和组织造成影响,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的伴发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心脑血管疾病、肾功能损伤等。
尿酸盐结晶作为本不应该形成的化学物质,如果堆积在体内,就有可能导致痛风。结晶从液相到成核的初始阶段一般出现在固体颗粒周围,如果这种颗粒的存在让尿酸盐分子容易聚集的平面,那么结晶的进展会更快。
一旦结晶形成,可不是什么食物能够溶解的。因为尿酸盐结晶在血液中基本上不会溶解。如果要溶解,就要像是前面所说的碱化血液。但是,对于人体而言,血液的酸碱度并不是想溶解就能溶解的。在人体重,血液的酸碱度保持相对恒定,一般在7.35~7.45之间,如果血液pH值高于7.7或低于6.9,就会引发生命危险。
不仅食物不能溶解尿酸盐结晶,现在的降尿酸药物也不能溶解尿酸盐结晶。因为我们不能通过强制手段来改变人体的血液环境。
什么样的饮食能间接让尿酸盐结晶溶解?是不是照我这么说,如果出现高尿酸血症或痛风,尿酸盐沉积在了关节及肾脏后,我们就无法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呢?
当然不是。我们从前面造成尿酸盐结晶形成的原因就可以看到,目前来说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主要手段也是基础手段,就是降尿酸治疗。改善尿酸的状态和调节尿酸水平,将尿酸降下来,让人体的尿酸和尿酸盐的溶解度升高,从而才能让血液中的尿酸盐结晶再次正常溶解进入血液。
尤其是尿酸水平在360μmol/L以下的时候,血液中的尿酸盐结晶会逐步溶解,而且关节部位沉积的尿酸盐结晶也会逐渐剥落进入血液。这其实也解释了为什么初始降尿酸治疗容易诱发“溶晶痛”的原因:因为血尿酸水平发生波动,导致尿酸盐晶体的理化性状发生了变化,缩小了晶体的大小和性状,让其从关节处脱落出现致炎能力。
那么,我们在明白了这些道理之后,就知道只有能让血尿酸下降和不持续升高的饮食,才能让尿酸结晶不再增加,并且尿酸盐结晶随着血尿酸降低逐渐溶解。
低嘌呤饮食:我们都知道,尿酸是嘌呤代谢生成的,而嘌呤有20%来自于食物,80%来自于体内代谢。无论动物性食物还是植物性食物都含有嘌呤,我们不能完全拒绝嘌呤食物,但是可以减少嘌呤摄入。一旦成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嘌呤食物摄入量减少在300mg以内;痛风患者,每日嘌呤食物摄入量控制在200mg以内。同时避免肝、肾、脑、肠等动物内脏和甲壳类海鲜等高嘌呤食物。低嘌呤饮食可以让尿酸值下降60~90μmol/L。低酒精饮食:酒精可以导致体内尿酸值上升,其原因有很多,过量饮酒对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患者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刘医生的建议是能够戒酒最好不过。但是对于喜欢饮酒的人来说,可能难以戒掉,所以如果确实要喝酒,那么啤酒中杯1杯500ml,红酒玻璃杯1杯100ml,白酒小酒杯2杯40ml,清酒1合180ml,洋酒2杯60ml。饮酒的同时,也要注意补充水分。低果糖饮食:过量摄取果糖也会导致尿酸值上升,且会对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含量产生影响,所以建议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低果糖饮食。主要包括减少高果糖水果、果脯、干果、果酱等摄入,减少蜂蜜、糖浆等摄入,减少饼干、糖果、糕点、巧克力等摄入,减少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奶茶等摄入。低盐饮食:这里就涉及到容易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并发症高血压,血压升高也会导致血尿酸值上升,所以为了预防高血压,就要控制盐分的摄入,一般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患者应该将每日摄取盐分控制在6g以下,减少食盐、酱油、火腿、腊肉、香肠、泡菜、酸菜等含盐量大的食物摄入。碱化尿液饮食:为什么要碱化尿液呢?因为对于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来说,尿液容易偏酸性,导致尿酸难以溶于尿液从而容易生成尿酸结晶。一般让尿液容易出现酸性的食物包括肉类、鱼类等,而能让尿液碱化的食物主要包括蔬菜及海藻类食品,所以碱化尿液饮食主要是加强对蔬菜、海藻类食物的摄取;另外适当摄取低果糖的水果、牛奶等也有助于碱化尿液。但是我们要注意,尿液碱性过强,容易出现磷酸钙结石和其他结石,所以尿液碱化一般在pH值为6.2~6.9之间。促尿酸排泄饮食:什么样的饮食能促进尿液排泄?蔬菜、牛奶、低果糖的水果等,可以促进尿液排泄。为什么促进尿液排泄,因为排尿量减少后,尿酸的排泄量也会减少,不利于降低体内的尿酸值。也就是说,需要促进尿液排泄,而让尿酸顺利通过尿液排出,除了相关食物外,还可以通过每日清晨、白天和晚上勤饮水,每天饮水在2500ml左右,保持排尿在2000ml以上。以上这些饮食,分别是从减少血尿酸浓度升高的因素,降低尿酸盐结晶沉积的环境等方面,来让尿酸盐不至于继续沉积或者在血尿酸降低的情况下能逐步溶解。
尿酸盐结晶沉积形成痛风石很少能被溶解在高尿酸血症的状况下,我们可以通过饮食调整和生活调理,来改变血尿酸状态,逐步让血尿酸水平降低,也让尿酸结晶不至于沉积在关节。
在痛风的状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调整和降尿酸治疗,来降低尿酸,让急性痛风的发作频率减少或没有,让痛风合并的疾病不至于出现。
但是在痛风石的状态下,仅仅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调整和药物等降尿酸治疗,就很难将痛风石溶解。为什么呢?
因为痛风石的病理本质是异物肉芽肿,沉积在组织的尿酸钠晶体,因为反复的痛风发作,周围就不断围绕着单核-巨噬细胞以及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外边有纤维结缔组织包绕,且含有蛋白质、脂肪和多糖成分。
而要将这么多蛋白质基质、脂肪、纤维结缔组织等逐步溶解,才能溶解处于中心位置的尿酸盐结晶沉积。这其实很不容易。
所以,如果出现了痛风石,目前来说通过普通的治疗方法,溶解起来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尤其对于多次急性痛风发作导致的痛风石,是一层一层的尿酸盐沉积结晶导致的,当痛风石坚硬时,溶解起来就基本不可能。
氨糖软骨素钙片的作用是什么
如果家里有关节疼痛的中老年人,或许就会有人建议他们服用氨糖软骨素钙片,大概的说法是可以修复软骨并补钙,对关节疼痛有缓解作用。很多人服用氨糖软骨素钙片,其实并不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而是有关节疼痛症状,恰好知氨糖软骨素钙片大概作用,就自行服用,实际上,对氨糖软骨素钙片对骨关节究竟有何作用,能否用于关节疼痛的治疗,并没有清晰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氨糖软骨素钙片包含三种营养素,究竟对哪种关节痛起作用?
氨糖软骨素钙片,听名字大家或许就能猜到,实际上是由三种营养素组成的,分别是氨基葡萄糖、硫酸软骨素及钙,要了解氨糖软骨素钙片是不是对关节痛有用,我们首先就要了解这三种营养素各自的作用。
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是一种天然的氨基单糖,由天然虾蟹壳提取而成,是合成蛋白多糖和透明质酸的原料,是关节软骨和滑液重要的组成成分。通过外源性补充氨基葡萄糖,可以刺激软骨细胞合成蛋白多糖和胶原纤维,生成软骨基质,起到修复软骨损伤和提高软骨自身修复能力的作用。硫酸软骨素——硫酸软骨素也是软骨的主要成分之一,可以促进关节滑液的生成,关节滑液是软骨保持水分、获取营养、保持润滑的重要基础。外源性补充硫酸软骨素,对关键软骨的修复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与氨糖联用,硫酸软骨素还能促进氨糖发挥效用。钙——钙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人体的钙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是骨骼和牙齿重要的组成成分,不到1%的钙以离子形态存在于细胞外液和软组织中,钙离子是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无论是缺钙还是钙摄入过多都对身体有危害,缺钙更为常见,一旦缺钙就要通过合理方式补充。三种营养素的作用看完,我们发现前两者都是针对关节软骨发生作用,关节软骨是什么呢?对关节有什么作用?软骨如果损害会有什么影响?看完这几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就基本知道氨糖软骨素钙片主要的用途了!
如果你啃过骨头肯定会发现,在关节部位骨端的表面覆盖着一层白色且光滑的物质,那就是关节软骨。因为关节软骨的存在关节内骨端避免了直接摩擦,关节软骨同时又能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其富有弹性可以吸收运动产生的震荡和冲击,是我们的身体能几十年如一日运动的重要保障。
关节软骨本身非常光滑,在滑膜组织分泌滑液帮助下,其摩擦系数非常低,但这并不意味着关节软骨永不磨损。我们的身体开始衰老的时间比想象中早,关节软骨早在20岁之后就开始退变,其成分会发生改变,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滑液的分泌减少和成分改变会加速软骨的退变过程,同时软骨的耐磨性也会下降,结果就是关节软骨随着使用时间增长,其磨损乃至破坏的程度也会加大。但软骨损伤到一定程度,失去保护的骨端直接摩擦,机体会代偿性长出骨刺来恢复关节力学平衡,磨损的软骨碎屑可能诱发滑膜炎症,关节会发生肿、痛、响等典型症状,时间长了还可能发生关节畸形、活动受限,这就是骨关节炎。
所以我们看到,氨糖软骨素钙片主要是对源于软骨病变的骨关节炎起作用,但关节疼痛的原因却并非只有骨关节炎。关节炎种类高达上百种,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创伤性关节炎等都是十分常见,如果你的关节疼痛是这些疾病导致,那么服用氨糖软骨素钙片恐怕就并没有什么用!
治疗骨关节炎,氨糖软骨素钙片究竟有多大作用?前文说了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具有促进软骨修复的作用,那为什么还要加上钙呢?有些人会想,骨关节炎的一大特征是骨质增生,如果补钙的话会不会长出更多骨刺呢?答案是不会,我们来看看原因:
首先,骨质增生的发生是源于软骨病变,机体为了恢复关节的平衡而代偿性增生出骨刺。单单骨质增生并不是一种疾病,也不需要特别治疗,只有当增生的骨刺压迫到了邻近组织,产生了疼痛症状才需要治疗。另外,缺钙反而可能导致骨质增生。如果长期缺钙导致血液中钙浓度过低,机体需要一定的血钙浓度来维持生理功能,就会促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使骨钙溶出到血液中,血液中钙离子浓度上升时,又会促进降钙素分泌增加,促使血钙向关节沉积,导致骨质增生加重。氨糖软骨素钙片主要对骨关节炎起作用,很多骨关节炎患者都在使用,那么,氨糖软骨素钙片究竟对骨关节炎治疗有多大作用?这肯定是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主要讲两点:
一、氨糖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是营养药物
骨关节炎的治疗包括很多种方式,药物治疗、运动治疗、物理治疗、中医理疗、手术治疗等等,因为原因是软骨损伤,生活中要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创伤、关节受凉等导致软骨损伤加重的危险因素,所以生活护理与治疗同样重要。骨关节炎是无法根治的,但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生活护理,病情是可以控制的,正确的治疗则是根据患者病情和个体情况的不同,多种治疗方式联合使用。
在骨关节炎的治疗药物中,非甾体抗炎药是我们最为熟悉的,用于炎症发作时的抗炎止痛治疗,早期骨关节炎患者,疼痛轻微时可以外用止痛药,如果效果不佳则要内服,而对于内服药物也无法缓解疼痛者,则可能要通过打封闭(关节腔注射激素)来止痛。原则上,能外用药就不内服,能内服就不打封闭,这样能将药物副作用控制在最小。实际上,治疗骨关节炎还有一类药物,那就是改善病情和保护软骨的药物,其中就包括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
所以,患者首先要搞清楚的就是,氨基葡萄糖和硫酸软骨素的主要作用是营养软骨、保护软骨,对于关节炎导致的肿胀和疼痛效果则有限,氨基葡萄糖实际上是有一定的止痛作用的,但对于疼痛症状明显的患者,则还是要及早服用抗炎止痛药来控制炎症,一方面阻止炎症对关节的进一步破坏,另一方面缓解疼痛让关节恢复活动能力,避免缺乏运动导致肌力下降降低关节稳定性。
二、氨基葡萄糖并不能对所有骨关节炎治疗有效
实际上,氨基葡萄糖防治骨关节炎是否有效,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各大骨关节炎诊疗指南中,有些推荐使用有些则不推荐使用,骨关节炎患者中,有些说有效有些说完全没有作用。在我国,对于氨糖治疗骨关节炎目前是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氨糖适合早、中期骨关节炎的治疗,对于终末期骨关节炎患者则疗效不佳。
氨糖具有修复软骨的作用,但这个修复作用是有限制的。我们知道,软骨中不具备血管组织,其代谢所需的营养来源于滑液,在关节运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挤压,促使滑膜组织分泌和吸收滑液,并促使滑液向软骨沁润。所以,软骨实际上是不具有再生能力的,对于早期骨关节炎患者来讲,软骨磨损并不严重,软骨的形态和结构基本存在,补充氨基葡萄糖可以促进软骨的代谢,起到一定的修复和缓解磨损作用,而对于软骨严重磨损的晚期骨关节炎患者,这种微弱的修复作用早已经回天乏术。
而且,氨糖是否有效,还与使用方法是否正确有关。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2010年制定的《骨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关于氨糖的使用方法这样指出:氨糖的剂量每天不应小于1500毫克,否则疗效欠佳;分2~3次服用,持续8周以上显效,使用1年以上疗效更稳定。但即使是早期骨关节炎患者,服用氨糖也未必一定有效果,所以对于服用氨糖6个月以上仍没有明显疗效的患者,则建议停药。
一般我们都把硫酸软骨素和氨基葡萄糖联合使用,这样可以让氨基葡萄糖更好的发挥作用,而氨基葡萄糖拥有较高的应用安全性,其不良反应也非常小,所以可以单独应用,也可以与非甾体抗炎药联合使用,用于早中期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
总结一下,氨糖软骨素钙片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软骨修复和保护软骨上,但这个作用并不是没有限制的,一般仅对部分早中期骨关节炎患者有效,对于晚期骨关节炎患者则没有太大作用。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市面上的氨糖软骨素钙片实际上是一种保健品,所以人人都可以从药店购买,但即便是健康人群用于预防骨关节炎,也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于关节疼痛的患者来讲,首先要做的是明确病因,如果确实是骨关节炎,也要根据病情进行规范的治疗,而不是盲目使用氨糖软骨素钙片,尤其是不要和其他钙片同时服用,避免摄入过多钙而钙中毒。大骨头汤有营养吗
有营养,但是也尽量少吃。大骨汤含钙相当高。同时也含脂肪。所以不是适应所有人群。大骨头汤也比较浓,尿酸浓度也高。适当饮食有益健康。
其实目前氨糖产品在国内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了,产品配方全面升级,里面又添加了一种有利于骨关节的成分,骨胶原,最近研究表明,骨胶原也是骨关节所需要的一种核心有效成分,但由于骨胶原成本过高、大多数品牌技术实力难以达到等原因,目前市面上含有骨胶原的产品屈指可数。目前国内一款三代氨糖产品维力维氨糖软骨素就深受欢迎,里面有氨糖,软骨素,骨胶原三种成分配合服用,效果更好。而且其氨糖和软骨素的含量还很高,含量越高效果就越好。